以退为进!曼联客场“闷”死埃梅里卡里克首秀做对两件事
C罗首开纪录,桑乔爆射锁定胜局,曼联双杀黄潜的同时,提前一轮晋级欧冠淘汰赛。
卡里克作为临时主帅第一战的表现,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评判,也会不由自主地跟前任索肖进行对比。毕竟,卡里克此前是提供选择项的那个人,如今他如前任索肖那样,成为按下确定键的BOSS。
埃梅里精心准备了很多,但曼联限制出色,让其效果大打折扣。首回合交锋大发神威的丹朱马,表现远未达到预期。
再看卡里克的一系列操作,既有贝壳替代B费首发的新思路,也有对此前策略的延续。更有与索肖相反,在最后阶段发力高位逼抢的新布局。
为了避免最后一轮在客场死磕亚特兰大,黄潜在主场战胜漩涡之中的曼联是最优选择。埃梅里此番排出的无锋阵,中场的组织调度与前场的速度冲击能力,彻底拉满。有了首回合抓攻防转换冲击曼联后场带来的经验,此番在主场的战术,就是让前场撒丫子冲击。
而且,在上周末的西甲联赛,埃梅里进行了幅度不小的轮换。即便是首发的皮诺、特里格罗斯等人,也早早就下场休息。
没有卡瓦尼的情况下,卡里克没有选择三中卫死守,依然是4411阵型出击。首发中没有了B费,替代他首发的是范德贝克。曼联在中场构建了“弗雷德+小麦+范德贝克”的三后腰搭配桑乔的体系:
1、经历了此前的训练磨砺,范德贝克已经逐渐找回了阿贾克斯初期的后腰技能。他有媲美B费的跑动,更有比B费更好的对抗能力。从范德贝克加盟算起,曼联队内1/2球成功率最高的,就是他。
2、上周末对阵沃特福德跑出12.4公里的桑乔,本场比赛再度拉满攻防输出。在他的帮助下,小万把丹朱马防成了过往的那个英冠边锋,而不是对位达洛特时的那个“天神”。多说一句,上半场曼联跑动最多的是范德贝克,其次就是桑乔与弗雷德。
三中场加上一个能输出防守跑动的桑乔,曼联在欧冠中规避的不止是B费个体防守能力的短板,还有锋线压迫不足、边锋对抗保护不力下,弗雷德与小麦的那种无力感。看一个gif:
上图中亚特兰大守转攻冲击,弗雷德撒丫子跟防,两次对抗都被对方用肌肉体格弹开。在曼联边锋与锋线保护不足的情况下,小麦只能站定中路不敢协防。让两名后腰去覆盖中路的巨大空当,隐患非常的明显。卡里克初始的部署改良,很好地规避了这一点。
因此,埃梅里的首发策略,就是雷声大雨点小。除了特里格罗斯的禁区内凌空弹射之外,他们其余的射门对于德赫亚来说,大都是“表演球”。
卡里克的思路也存在问题,比如,马夏尔与贝壳在比赛中的换位。预期是在第一个体能瓶颈期之后,发挥马夏尔的优势,从边路完成对抗冲击。考虑到特莱斯本场的出色发挥(尤其是出球),这种调整是争胜的关键。但问题在于,这一侧的防守宽度会出现问题。这也是黄潜下半场完成左侧套路化冲击,曼联左侧禁区内二点球出现保护不力,让特里格罗斯打出精彩反弹球抽射的关键。
能看出具体思路,但是效果远达不到兑现进球的程度。上半场比赛,曼联射门、射正均落后于对手,其实很正常。那接下来的后手选择,就无比关键。
从上赛季开始,索肖与他的团队就在推动曼联的高位逼抢策略。受限于自身的问题,曼联的高位始终处于“把对手逼到边路全区域,通过合围进行单点对抗,或迫使对方送长传”的阶段。一旦个体出现问题,或对手套路更熟络,曼联就会被动挨打,防线就会被冲得站不住位置。如果把德赫亚换成皮克福德,那种夸张的大声咆哮责骂,肯定能出一大段集锦。
整个上半场,曼联在黄潜半场只进行了3此前抢断尝试、2次成功拦截,黄潜在本方半场丢失球权5次。从67分钟B费与拉什福德登场开始,曼联在前场完成了1次前场抢断尝试、3次成功拦截,黄潜在本方半场丢失球权4次(whoscored数据)。
再结合比赛的实际情况,曼联最后30分钟发力进行高位逼抢的策略与效果,都十分明显。
弗雷德上提制造卡普埃失误,C罗完成挑射得分,曼联一只脚踏入欧冠十六强;后场弗雷德覆盖抢断,曼联打出快速守转攻,B费禁区内轻巧一蹭,桑乔爆射10分角。
看似是黄潜在送、曼联在偷,但战术逻辑在这里,不能要求所有人看懂,但有缘人可仔细琢磨。
在比赛结束后,卡里克专门拉住想要跟队友庆祝的范德贝克,目的就是再进行一波安慰,毕竟荷兰球星这两场比赛表现着实不错。而他下场“过早”的原因,就是曼联后手发力需要B费。
替补登场后B费的表现好不好?好!这是曼联引进他的原因。在对手体能下降之后,B费也更容易规避对手的“砍伐”。因此,才有了他闪转腾挪完成过人的过顶传递;有了他给拉什福德送出的开上帝视角的斜传;也有了禁区内灵光一闪的蹭球助攻。
熬夜看完比赛的球迷,都会觉得此番的坚持十分值得。开心的同时,也要冷静一波:没必要把卡里克吹得太过,也不能把前任索肖打成阻碍卡里克进阶的罪魁。
说白了,曼联全队赢下了一场值得庆贺的关键比赛。这有卡里克为首教练组的精准调度,也有全体队员的拼搏付出。
至于曼联依然存在的问题,我们交给时间、对手与红魔自己,到时候我们再来交流。